在推行過程方法審核的過程中,收到審核員反饋的許多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進行了仔細研究和思考,并依據多年的審核經驗及受審核組織的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了解答。下面選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及解答思路,僅供審核員參考。
問題一
策劃時按照不同產品和專業領域大過程進行策劃,未細分到小過程,使審核時對管理過程審核交叉較多(如目標管理、設備管理、監視和測量資源的管理、人力資源的管理、知識的管理、風險和機遇的確定和控制等),該如何把握?
審核該過程的目標及其實施措施的合理性和完成情況,對設備/監視和測量資源/人力資源/知識的審核主要是看其在該過程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關鍵是看結果,看結果能否保證過程目標的實現;風險和機遇也是該過程中影響目標達成的因素,若公司和其他過程的風險和機遇影響本過程目標的達成,也應一并審核其控制情況。
對于目標管理、設備管理、監視和測量資源的管理、人力資源的管理、知識的管理、風險和機遇的確定和控制等公司整體管理過程的審核,可作為單獨的分過程,按PDCA實施審核,如策劃方案或計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的情況、對出現問題時的整改情況、對改進的策劃及實施等。
問題二
管理過程未進行細分,導致審核系統性不強,且在管理過程EMS和OHSMS審核工作量很大,審核會不充分。
可將管理過程進行細分(如目標管理、設備管理、監視和測量資源的管理、人力資源的管理、知識的管理),細分的程度依據企業的復雜程度而定,而EMS和OHSMS可依據獨立的輔助和附屬活動(如污水處理站、食堂、鍋爐房、庫房等)實施過程審核(環境因素/危險源——目標及實現措施——運行控制/應急預案——監視和測量——改進)。
問題三
現場審核中,對過程中的資源條款應審核到什么程度?每一過程均審核到了資源,是否還需要將資源的管理作為單獨的過程進行審核?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如何把控?
產品實現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的資源主要審核其是否滿足實現過程目標的需求,是否充分和有效;而資源的管理過程,主要按照PDCA的思路審核其獲取、識別、提供、評價、考核、改進等。若在管理過程中對資源條款不安排單獨的過程審核,則產品和服務實現過程中應按PDCA的思路審核過程中的資源(應依據受審核組織的職能分配而定)。
問題四
對于QMS、EMS和OHSMS三標結合審核如何實施過程審核?EMS/OHSMS是否可以按照過程+場所實施審核?
EMS、OHSMS以QMS識別出的過程為基礎,若過程中有獨立運行的場所和活動(如生產車間、維修車間、化學品倉庫等),可以將獨立運行的場所和活動按過程單獨實施審核;若QMS識別出的過程中的環境因素或危險源類似,控制要求類似,也可以將幾個類似的過程(如行政管理過程)結合一起按PDCA實施審核(環境因素/危險源——目標及實現措施——運行控制/應急預案——監視和測量——改進)。
問題五
過程審核中涉及哪些要素?
每一過程均按照PDCA實施審核,則產品實現和服務提供過程至少涉及的要素為:6、7、8中的過程提供控制要素以及9.1.1、9.1.3、10,目標管理和資源管理過程審核可以不涉及第8章。
問題六
過程審核中如何分配專業審核員?
主要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以及產品和服務的設計開發過程的審核應安排專業審核員審核,輔助生產過程中需要專業支持的過程(如專用設備設施的管理、檢驗過程)應由專業審核員審核,其余過程可由非專業審核員審核。
問題七
采用過程方法審核時,支持性的過程:7.1.2人員、7.1.3基礎設施、7.1.4過程環境、7.1.5監視測量資源、7.1.6組織知識、7.2能力、7.3意識、7.4溝通、7.5成文信息等基本在過程審核記錄中體現出來了,是否可以不再對這些過程進行審核?
這些條款的主責部門往往不是業務主要過程的主責部門,在業務主要過程審核中,一般審核的是這些條款的結果是否滿足過程的需求,而并未審核對這些支持性過程的管理,故還應審核主責部門的管理情況(PDCA),可以將支持性過程結合起來審核。
問題八
采用過程審核時,針對每個過程都查了:過程風險、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分析和評價、不合格和糾正措施和變更,是否可以不再單獨審核9.1.1、9.1.3、10.2、6.1、6.3?
公司級的風險與機遇、監控、分析和評價、不合格和糾正措施和變更,在管理層和體系主控部門應安排審核并進行總體評價。
問題九
體系標準第8章運行總計有:8.1;8.2;8.3;8.4;8.5;8.6;8.7等7個要素,其中8.1運行策劃和控制要素,提出了(8.2、8.3、8.4、8.5、8.6)運行的策劃和控制要求,8.1是否需要按照過程方法審核?每個運行過程都查了策劃,是否8.1可以不再單獨審核;第8章除不適用條款以外,是不是每個企業都是這些過程?即: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設計和開發、外部提供的過程和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產品和服務放行、不合格品控制等過程。過程方法審核是不是針對上面的過程采用過程方法審核?
每個運行過程都查了策劃,若審核充分,8.1可以不再單獨審核;企業的過程差別很大,尤其是服務過程,生產企業一般與標準的大過程類似,但企業往往會分為許多小過程,尤其是對生產過程會細分,因不同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同,同一產品也會有許多生產工序,故并不是僅針對上面問題中所闡述的過程采用過程方法審核,應依據企業的實際過程實施審核。
問題十
企業沒有按照過程方法建立體系和進行管理,審核還局限于部門職能審核,怎么辦?
有些部門目標實際是過程目標,一般而言企業都有過程關鍵績效指標、職責、過程運行準則,資源也提供了,輸入輸出也均有,只是他們沒有過程的概念,審核員應充分理解并收集信息,判定過程運行的有效性并找出改進點。
問題十一
對6.1、6.3、8.5.6、9.1.1這些條款審核時,如何在過程方法審核計劃中體現,具體應該審核到什么深度,審核員把握不好。
在過程的審核要素中應體現,審核該過程需應對的風險和機遇、過程質量目標、過程更改和過程監控即可。
問題十二
多數企業每個部門通常都只安排一個人迎接審核,而我們按過程實施審核時(尤其產品線較多時),難以避免地會發生多人基于不同過程審核同一個人,非常影響審核進度。
可以先留下待追蹤問題或請其他審核員幫助追蹤。如審核到人員的資質問題,可能均在人力資源部,則可記下人名,讓審核人力資源過程的審核員進行追蹤審核;又如審核計量器具的檢定,可能在計量管理部門,則可記下計量器具的名稱和型號,讓審核計量管理過程的審核員進行追蹤審核。